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章 庐阳

腊月的寒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宿,庐阳城里弥天盖地一片萧索肃杀,愁绪万端。

也的确是愁煞人了。

皋城疫病在庐阳蔓延。封锁城池虽防止住了瘟疫外溢,却于减缓庐阳城内的感染速度并无半分作用。

不停地有人倒下,不停地有人死去。

疫病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布衣黔首,疫病一起,大家都是涡旋中的舴艋舟,谁也难保自己可以幸免不被卷入其中。

……

庐阳城里皋城疫病爆发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久便传到了千里之外的西楚蜀郡。

就在西楚百姓对大燕突如其来遭逢疫病众说纷纭的时候,锦华宫里的赵凌云非但不觉意外,反而露出了了然于心、举无遗算的笃定神情。

灯下,他笔走龙蛇,在写给百里奉公的书信上写道:

感谢百里叔当年在皋城疫病爆发的时候,冒死犯险偷藏了得病将士的巾帕,保留了疫病的邪毒,更感谢百里叔能够度长絜大、盱衡大局,没有妇人之仁,能在适当时机引发庐阳疫情。

写给百里奉公的信刚刚落笔成书,薛真卿的木鸢又载着覆信,扑棱棱落在了赵凌云的书房。

当日,在布置完百里奉公散播疫病的同时,他曾修书薛真卿,让其小心防范疫病,又说,复国大业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国仇家恨得报之日便是他们成亲之时。

拆看薛真卿的回信,是赵凌云这个习惯于自持内敛的年轻君王为数不多的展露真性情的时候。

只见他“唰”地一声迅速站起,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向落在地面的木鸢,轻叩机关,取出信笺,不等回到书案前,便迫不及待地拆开缄扎,立在原便读了起来。

薛真卿的书信亦如往昔,除了“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还总要费些篇幅相商复国之策。

这次她在信中向赵凌云问道:

“庐阳已经因为疫情大乱,皇城禁卫军和羽林卫尽皆病倒了过半,从附近州郡抽调守备军支援庐阳也是远水难解近渴,现下祁阳宫守备有所松懈。”

“若要效仿当年大燕釜底抽薪偷袭庐阳旧都,此刻正是绝佳时机,陛下为何还不下令攻伐大燕?”

薛真卿复国心切,曾经是因为胞兄枉死的血海深仇,如今却有一分原因是为了——逃离。

逃离秦王慕容成岭。

她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在慕容成岭面前坦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