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武侯祠

走过昭烈庙正殿,俞悦又来到武侯祠,武侯祠门的两侧,刻着一首七言绝句,俞悦指尖掠过这苍劲有力的大字。

俞悦:“千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侯祠,给诸葛丞相留下了一千古名篇——《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草莓奶糖:感觉丞相的大佬粉丝真的好多,杜甫大大,陆游大大。

九州一色的霜:毕竟丞相堪称古代能臣模板了。

明月松间照:这可是诸葛丞相啊,现在形容人聪明都说小诸葛,赛诸葛,都没有敢说比丞相聪明的。

怎么拥抱彩虹:说起来,悦悦的行程里一定会有杜甫草堂的吧。

俞悦:“当然啦,武侯祠都来了怎么能不去杜甫草堂看看呢。不过这是后面的事了,今天一天我们就专心逛完武侯祠吧。

不止武侯祠的门口有杜甫大大的如诗,更绝的是,相较于刘备正殿前写着千古明良的牌匾,诸葛亮的殿宇前的牌匾赫然写了四个大字——名垂宇宙。

可见后人对丞相尊崇更甚于刘备。

毕竟,刘备称王后早早离世, 他最后是白帝城托孤诸葛丞相,于是丞相辅佐刘禅,治理巴蜀。可谓是战绩斐然:

‘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他首次设立了保护都江堰的“堰官”,这个规则从此延续了2000年。

他亲自制定了保护都江堰的政令法则,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1980年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

丞相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整整2000多年,一直在实行。

他改良蜀锦,鼓励种桑,直到今天,蜀锦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还有我们之前说到制盐的时候说过的改良盐井等等,也都是丞相的功绩。”

嬴政总算是知道后世之人为何对这诸葛丞相如此推崇了,不说对刘备的忠心耿耿,毕竟后世也没什么王侯将相。

就单说俞悦列举的这些政令,全都是有益于民的,俞悦这些后世子孙的立场从来都是站在统治者的对立面。

这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